【藏传佛教疑问解答】
多识仁波切著
第一章: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靠神灵启示吗?
印度的无著大师将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归结为四种,称四理法:
第一、知法性——即了解事物的性能!
第二、知作用——即了解事物的作用!
第三、知相依——即了解事物的因缘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四、知规律——即了解事物的逻辑规律!
佛教的认识对象分理事二谛,是应用上述“四理法”或者《因明论》中所说的现量直观验证法和比量推理论证法,这种认识方法完全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佛教中并没有所谓神灵启示、心灵感应之类的认识方法。“定中观照”是属于潜意识直觉,并非神灵感应。
佛教起信的正道是闻、思、修。“闻”是学习经典理论;“思”是动脑筋,应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辨认;“修”是根据认识的道理,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亲证亲验。如此而已,别无它义。
佛教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狱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帮助?
从戒恶行善的教化目的出发,佛教说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狱不但需要,而且对预防犯罪、保障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
人间法制社会的监狱、刑罚并不是为了压迫人,而是为了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若没有监狱,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会想得到。犯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别人强迫的,犯法的人受到法律制裁是罪有应得,也不能算不合理的强制压迫。
同样,地狱也是恶人应得的报应,不能说是“神对死后灵魂的压迫”。
社会法制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外力约束,宗教道德戒律是一种思想心理上的内在的信仰准则,因此,它能起到许多法律起不到的作用。在社会上sha人、强jian、dao窃、抢jie、贩du等危害极大的犯罪活动,信佛的民族和佛教徒犯罪比例极低,这一点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有人说“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听从神灵”这话对吗?
佛教的观点与此恰恰相反,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因愚昧无知而向下堕落,吃苦受罪,或因智慧发光而向上奋进,解脱自在的全部契机都掌握在人自己手中,因此认为“人身难得”(见《菩提道炬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称人身为“如意宝”,认为“下堕轮回,上成自在佛身”完全是众生自己选择的道路和自种自收的果实。
人心是智慧的发光体,自生真智,消除自己内心的愚暗,便是成佛。因此说智慧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佛教中众多的佛,无论形象如何,总的都是佛陀境界特有的智慧和慈悲、能量、作用的人格化,并非抽象的精神实体。
《经藏》中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别无救星。”
所以说,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听从神灵”是没有根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