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宏冕——我觉故我在

迷悟之间,便是轮回与涅槃的差别!

 
 
 

日志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第八章:我们为何不快乐、情绪化的身体、性格特质与暂时的情绪状态、制约因素、烦恼、愚痴、贪着、瞋念、烦恼或契机  

2017-07-15 21:37:24|  分类: 【藏传佛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第八章:我们为何不快乐 - 宏冕 - 宏冕——我觉故我在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又名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八章

【我们为何不快乐】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我在二十几个国家巡回讲学近十年之久,见识过许多怪异和奇妙的事,也听过很多怪异或奇妙的故事。有些是人们在我公开授课时提出的,有些则是在个人咨询时发生的。不过,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物质生活充裕的人所经历的痛苦程度,竟然跟物质生活贫乏的人相差无几。虽然他们的痛苦方式在某些方面跟我在印度与尼泊尔通常见到的有所不同,但痛苦的强度却明显可以感觉得到。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在富裕环境的人们这么不快乐,是在头几次拜访西方国家,友人带我参观当地的观光地标时。首次看到帝国大厦或艾菲尔铁塔的时候,这些设计师的才华,以及建筑工作人员之间高度的团队合作与决心,让我不禁为之动容。但是当我们到达观景台时,我却发现视野所及之处都被铁丝网环绕,四周也都有警卫在巡逻。我问友人为什么会有这些铁丝网和警卫。他们告诉我,安全警戒是为了预防有人从这里跳楼zi杀。这真是令人感到悲哀极了,因为,能建造如此雄伟建筑的社会,竟然需要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以防止人们以这么美丽的纪念性建筑作为zi杀工具。
    安全警戒并没有影响我对这些美丽建筑和建筑技术的欣赏,但是参访这些地方几次之后,我终于开始明白这些安全警戒跟我观察到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人们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文明中,也常面带微笑,但是,他们眼中却不时流露出不满,甚至是绝望。在我的公开或私人谈话中,人们也总绕着“如何变得更好、更强”或“如何克服‘自我憎恶’”之类的问题打转。
    到过的地方愈多,我就愈清楚看到,生活在高科技、高物质成就社会里的人跟生活在落后地区的人一样,也经历着痛苦、焦虑、寂寞、孤独和绝望等感受。有好几年时间,我在公开授课和私人谈话中,都会主动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以了解状况。这些交谈使我体会到,当外在或物质发展的速度超前于内在知识的发展时,人们承受着强烈的心理矛盾冲击,却苦于解决烦恼的方法;而丰富的物质享受也相对地带来了各种外在的干扰源,使我们跟内在世界失去了联系。
    举例来说,想一想有多少人总是拼命地在寻求刺激感?他们多么期待去光顾新开张的餐厅,开始一段新的人际关系,或者更换不同的工作。这些崭新的人、事、物确实提供了短暂的刺激,但是过了一阵子之后,这些兴奋感就又会逐渐沉寂,什么新鲜感、新朋友,或者新任务又开始变得平凡无奇了,最初的快乐也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因此,他们又开始尝试新花招,比如说到海边玩,这也能让人感到爽快、满意好一阵子。阳光温暖,海水也棒极了,还可以交到一大群新朋友,也许还有刺激的新活动可以玩,像是水上摩托车或拖伞等。但是过没多久,海滩活动又开始变无聊了。同样的话题反复不休,粗粗的砂子黏在皮肤上,阳光一下子太强,一下子却又被乌云遮住,一下子又嫌海水太冷了,看来,又是该换新花招的时候了。你开始想要试试不同的海滩,或许可以到别的国家看看,我们的心于是开始自创咒语(Mantra梵文,用来重复念诵的特殊组合的古老音节。):“我要去塔希提(Tahiti)......”
    然而,这些解决方法的缺点是,它们本质上都是短暂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结果,所以不可避免地都会有所改变。当产生并维持快乐的基本因素改变时,大部分人不是怪罪外在因素(他人、地方、气候等),就是责备自己(“我当时应该把话说好听一点或放聪明点”,或者“早知道去别的地方不就好了”)。然而,由于这只不过是反映了我们失去自信,或者对原以为会带来快乐的事物失去信心罢了,因此,怨天尤人其实只会让我们更难找到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问题重点在于,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何谓真正的“快乐”。他们发现自己创造的情境,最后反而让自己跌回原本急欲消除的不满足之中。因此,我们最好能更仔细观察一下所谓的“快乐”、“痛苦”,及其形成的原因。

【情绪化的身体】
   “情绪跟打网球一样,并不是由单一的中心所控制。”——丹尼尔·戈尔曼《如何克服破坏性情绪》
    身体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比我们大部分人想象得重要多了。这过程始于感知作用,而我们知道,这其中牵涉到将种种资讯从感官传送到脑部,脑部再制造出物体的概念性意象。大部分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物体一经感知与识别之后,产生了情绪反应,接着才有生理性的反应出现。
    事实上,恰巧完全相反。当视丘将信息向上传送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时,也同时传送“红色警戒”信息给脑杏仁核。脑杏仁核位于脑边缘系统(或称为间脑),是个形状滑稽的腰果状神经元构造。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脑边缘系统掌管的是情绪性反应,尤其是恐惧和瞋怒。因为视丘和脑杏仁核非常接近,所以从视丘传送到脑杏仁核的红色警戒,比视丘传送到大脑皮质层的信息更快到达。脑杏仁核一接收到信息,就立即启动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让心脏、肺脏,以及位于手臂、胸膛、腹部、双腿的主要肌肉群,还有负责制造荷尔蒙(如肾上腺素)的器官都活动起来。身体做出反应之后,脑部的分析区才将这些生理反应解读为某种特定的情绪。
    换句话说,你并不是看到可怕的东西感到害怕之后才开始跑,而是一看到可怕的东西便拔腿就跑(在这同时,你心跳加速,肾上腺素也在体内汹涌奔腾),接着才将身体的反应解读为恐惧的情绪。不过一般说来,脑部的其他部分一旦赶上身体的反应之后(通常只需几毫秒时间),你就可以开始评定自己的反应,看自己是否反应得当,同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以符合当时的状态。
    透过近年来才有的先进科技,科学家们才可以实际测量到这评定的结果。恐惧、憎恶、反感等情绪,一部分表现在大脑皮层右前方额叶神经元的强化活动,而喜悦、爱、慈悲及信心等情绪发生时,则可以在大脑左前方额叶侦测到相对较为强烈的活动。
    科学家告诉我,在某些情况下,脑部评定身体反应的能力会受到抑制,结果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假思索就加以反应了。在这样的例子中,脑杏仁核的反应非常强烈,因而阻断了脑部高层结构的反应路径。如此强烈的“紧急反应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求生优势,让我们得以立即辨认出曾经让我们生病的食物,或回避具侵略性的动物。
    然而,只要是稍微类似的事件很容易就会触动储存在脑杏仁核的神经元模式,因此,脑杏仁核的神经元模式也会扭曲我们对当下事件的感知。

【性格特质与暂时的情绪状态】
   “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情绪分为短暂事件和长期持续的状态。短暂的情绪事件包括:在家里用铁锤敲钉子修理东西时,却不小心敲到大拇指,那瞬间生起的怒气;或者有人真心赞美我们时,我们心中忽然高涨的自豪感等。以科学术语来说,这些相对短暂的事件通常称之为“暂时的情绪状态”。
    长期持续且遍布在不同情境的情绪,比如说,我们对某个孩子的关爱,或者对往事挥之不去的怨恨,这些都被称为“性格特质”,或“性情特质”,也是大部分人认定为某个人“性格”的一种指标。例如,假使某人脸上经常挂着微笑、积极活跃,而且总是对他人说好话,那么我们通常就会说,这是个很“讨人喜欢”的人。反之,若某个人老是皱着眉头、慌慌张张、一直窝在办公室埋头苦干,而且常常为了小事发脾气,那么我们就会说他是个“紧张兮兮”的人。
    “暂时的情绪状态”和“性格特质”的差异很明显,就算没有科学知识的人也都知道。假如你不小心用锤子锤到自己的大拇指,那瞬间生起的怒气大概很快就会过去了,而且也不会让你“一朝被锤敲,终生怕锤子”。“性格特质”则比较微妙,一般来说,我们都可以辨认出自己是长期处于焦虑还是兴奋之中,而我们的性情对于常接触我们的人而言,也会愈来愈鲜明。
    暂时的情绪状态是神经元之间快速的突发性对话,而性格特质则比较像是神经元之间忠诚稳定的关系。这些长期而持续关系的起源非常多,有些可能是源于基因,有些可能是严重创伤所造成,还有一些则可能是长期或重复的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结果,例如我们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生活训练等。
    无论我们的性格特质来源为何,性格特质具有一种制约作用,会影响我们如何界定自己的生活,也影响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比方说,性格上倾向畏惧或沮丧的人,通常比较会以惊惶不安的态度来面对情境;有自信的人则会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态度来面对一切。

【制约因素】
   “痛苦随恶念而来,犹如牛车车轮尾随拉车的牛一般。”——《法句经》
    生物学和神经科学说明了当我们体验到愉悦或不悦的情绪时,脑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佛学则不仅能使我们更精确地明白这些经验,也提供方法帮助我们改变念头、情绪和所接收的对境,让我们可以在基本的生物细胞层次上,变成更快乐、更平和,且更慈爱的人类。
    无论是主观地以佛陀所教导的正念来观察,或者客观地透过现代科学实验室的先进科技来观察,我们所说的“心”,其实是两种基本活动交互影响下的展现:一是本然的认识力(bare recognition,事物正在发生的那个单纯的觉性);二是制约因素,这个过程不仅描述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也决定了我们的反应。换句话说,所有的心智活动都是由“本然的感知”与“长期的神经元连接”交相作用而逐步形成。
    我的老师萨杰仁波切曾对我再三谆谆教导,如果我想要快乐,就得学会去辨识并处理那些会引起冲动或性格惯性反应的制约因素。他教导的重点是,任何阻碍我们,使我们无法不带评论地如实看待事物的因素,即可说是冲动性的。比如说,如果有人现在正对着我们大吼大叫,我们很少会花点时间去区分什么是本来的直接感官认识:“哦,这个人提高了音量,正在说这个、说那个”,什么又是情绪化反应:“这个人真是个混蛋!”相反,我们倾向于将直接的认识和情绪反应混在一起:“这个人正在对我大吼大叫,因为他是个大混蛋!”
    但是,我们如果能够退一步,客观地看看当下的情况,很可能就会发现,对着我们大吼大叫的这个人所恼火的事,或许跟我们毫不相干;也许他才刚被上司刮胡子,生怕自己被炒鱿鱼;也许他刚刚得知某个亲友生了重病,又或者他跟朋友或伴侣吵了架而没睡好。不幸的是,制约因素的影响力太强烈了,以至于我们很少会想到,我们其实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且,由于我们的理解是如此有限,因此通常会以偏概全,错认所有事实。
    我们的见识如此短浅有限,也没有通盘了解事实真相,如何能作出适当的反应呢?
    套句美国Fa院开庭时都会说的话:“......(我所说的一切)是全部的真相,除了真相,还是真相”,在日常经验中,我们必须认出的“真相”就是“每个人都想要快乐”。
    然而,很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寻求快乐的方式,反而让他们跟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如果我们能够认清一切情境的真相,那么我们唯一的反应就会是——慈悲!

【烦恼】
   “是谁用什么方式制造了地狱的武器?”——寂天菩萨《入菩萨行》
    在佛教名相中,制约因素通常称之为“烦恼”,有时候也称之为“毒”。许多佛教心理学典籍都对烦恼做了广泛研究,且一致公认有三种主要烦恼,它们就是形成其他烦恼,让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真实面貌的根本原因。这三种烦恼是:愚痴、贪着和瞋念。
【愚痴】
    愚痴即是无法体会自心无限的潜能、明性和力量,就像透过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一样,无论你看到什么,都已经被镜片的颜色所伪装或曲解而失真了。就根本层面来看,愚痴将觉性基本的开放体验曲解为一种固有的二元对立“自”与“他”。
  因此,愚痴可以说是一种双重问题,一旦我们认定自己是单一且独立存在的“自我”,设定了?样的神经元习性之后,我们必然会将“非自我”的一切视为“他”。“他”可以是任何事物:桌子、香蕉、他人,甚至是这个“自我”正在想或正在感受的事物,因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变成了陌生人。一旦习惯了分别“自”与“他”,我们就会把自己囚禁在二元对立的感知方式中,在“自我”与“外在世界”之间画出概念性的分界线;这个“外界”看起来是多么广阔,让我们禁不住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有限,又脆弱啊!我们开始把他人和物质视为快乐或不快乐的可能来源,生活因而变成一种争斗拼搏,必须在他人捷足先登之前,抢先得到所需的一切以获得快乐。
    梵文中,这样的争斗拼搏称之为“娑婆”或“轮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车轮”或“循环”。所谓的“轮回”,特别指的是痛苦的轮回或循环,是一种不断重蹈覆辙的习性。我们一再依循相同的经验,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你看过猫或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那你就懂得“轮回”的意义了。虽然看猫或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好像很有趣,但是,当你自己的心这么做的时候,可是一点也不好玩。
    轮回的相反就是涅槃,但这个名相和“空性”一样,几乎完全被误解了。梵文中,涅槃可直译为“熄灭”或“吹熄”(就好像吹灭蜡烛一样)。涅槃通常被诠释为一种完全喜悦或快乐的状态,而这种喜乐是熄灭“自我感”或“有我的概念”之后油然生起的。这样的解释就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没有考虑到,具有形体的我们大多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处处都得注意到伦理、道德、法律和身体的差异。
    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愿意接受它的相对性差异,就跟企图逃避生为左撇子或右撇子一样可笑与困难。这样逃避又有什么意义呢?对涅槃更正确的诠释是,采用一种更开阔的观点来看相对世界中的种种体验,即接纳所有体验,不论快乐或痛苦,全都是觉性的展现。大部分人当然都只想经历快乐的“高音符”,不过,最近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若是将贝多芬的交响曲或任何现代歌曲里的“低音符”都删除的话,乐曲就会变得很粗劣且空洞。
    把“轮回”和“涅槃”当作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解释。轮回是以“界定或辨认体验是痛苦或不悦”为基础的观点,而涅槃则立足于“心完全客观的状态”,即不评论、不分别地接受所有体验。这开启了我们看到答案的潜能,那答案也许不是直接与自我生存有关,但却与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存更有关联。
    因此,我们就要来探讨三种主要烦恼中的第二项。
【贪着】
    由“他”中分离出来的“自我”感知,其实是一种生物机制,是神经元之间已经建构的对话模式,持续对其他神经元系统发出信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个别、独立存在的生物,我们需要某些东西才能维持生存。”由于我们活在肉体中,因此氧气、食物和水等确实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有人曾与我谈及关于婴儿存活的研究,报告显示,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一定程度身体方面的滋养,例如我们需要被触摸,需要有人跟我们说说话,也需要有人认同我们的存在。
    然而,当我们将“生物必需要素”概括为“与基本生存无关的事物”时,问题就来了。佛教名相中,这种概括性被称为“贪着”或“欲望”,而这跟愚痴一样,都具有神经元的生物基础。
    举例来说,假使吃巧克力的时候感到愉悦,我们就会建立起一种神经元连接,这种连接让我们将巧克力与生理的愉悦感划上等号。但这并不表示巧克力本身是好东西或坏东西,巧克力原本就具有制造生理愉悦感的化学成分,导致问题真正产生的是我们神经元对巧克力的贪着。
    贪着在很多方面跟上瘾没两样,是对外物或经验的一种强迫性依赖,以便制造出一种“完满”的假相。不幸的是,就如同所有上瘾症状一样,贪着会随着日久月深而愈演愈烈,纵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人、事、物,但我们所经历的“满足感”是不会长久的。无论是今天、这个月或今年,让我们快乐的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会改变——“改变”是相对实相中唯一不变的事实。
    佛陀将贪着比喻为饮用海洋中的咸水,喝得愈多,就愈口渴。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心被贪着所制约时,无论拥有多少,我们永远都无法真正感到满足。我们失去了区别什么是“快乐的直接体验”,什么又是“暂时让我们快乐的对境”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变得愈来愈依赖外境,也强化了“依赖外境给予我们快乐”的这种神经元模式的制约。
    你也可以把巧克力代换成其他东西,对某些人来说,人际关系是快乐的关键。见到某个具有魅力的人时,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接近这个人,但当他们终于达到目的,跟这个人建立起关系时,彼此间的关系却又不如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令人满意。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所贪着的并非外物,而是脑部神经元虚构出来的故事罢了。这个故事以多层次的方式进行着,内容从达到欲求之后可能得到的好处,乃至得不到时会面临的恐惧等等。
    很多人都以为,如果能够获得意外的好运,比如说赢得彩票大奖,就会让他们快乐得不得了。但是我的学生告诉我,由菲力普·布林曼所做的一项有趣的研究显示(《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第三六期,第九一七页,“中奖者与意外受害者:快乐是相对的吗?”,菲力普·布林曼著一九七八年),新近中奖的人并没有比“未经历暴发户兴奋感的对照组”更快乐。事实上,中奖的人说,在最初的兴奋激动消退之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像是跟朋友聊天、得到赞美,或只是看看杂志的乐趣,跟不曾经历过这样重大改变的人比起来,反而相对地减少了。
    这个研究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听到的一则故事。有一个老人买了奖金高达一亿元的彩票,但买了彩票之后不久,他就因为心脏病发作而被送到医院。医生嘱咐他一定要多休息,并且严禁接触任何会让他兴奋的事物。就在老人住院期间,他所买的彩票竟然中了大奖。由于正在住院,所以他对幸运中奖一事当然毫无所知。不过,他的孩子和妻子知道后便前往医院,想要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到病房探视他之前,他们先去见了医生,告知有关老人幸运中奖一事。一说完,医生便要求他们先不要跟老人提这件事。“他会太过兴奋,”医生解释说,“这会让他心脏病发死亡。”老人的妻子和孩子跟医生争辩了起来,他们相信这个好消息会让他病情好转。不过,到最后他们还是同意让医生用和缓的方式去宣布这个好消息,让老人不至于过度兴奋。
    于是老人的妻子和孩子便坐在大厅等候,而让医生进去病房。一开始,医生先是询问老人的症状、感受等。问了很多问题之后,才随意地说:“你有买过彩票吗?”老人回答说,其实就在住院前,他才买了一张彩票。
    “如果你中了奖,”医生问道,“你会觉得怎么样?”
    “嗯,如果真的中了奖,那很好。没中奖的话,也没关系。我已经是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中不中奖都无所谓。”
    “你不会真的这样想吧!”医生若无其事地说道,“如果真的中了奖,你一定会兴奋得要死,对不对?”
    但老人却答道:“不会!事实上,如果你有办法让我病情好转,我会很乐意分给你一半的奖金。” 
    医生笑了,“别想这档子事了,”他说,“我只是随意说说而已。”
    但是老人很坚持:“不,我是说真的。如果你可以让我病情好转,我又真的中了奖的话,一定会分给你一半的奖金。”
    医生又笑了,“要不然你把刚刚说的话写在纸上,”他开玩笑地说,“说你会分给我一半奖金,可以吗?”
    “好啊,就这么办。”老人同意了,伸手从床边桌上拿起便条纸,缓慢无力地写了一张分给医生一半奖金的同意书,并在上头签了名,然后交给了医生。医生盯着这张同意书和老人的签名,知道他就要得到这么多钱了,一阵兴奋,竟然当场就倒地身亡。
    当医生倒地时,老人大叫了起来。听到老人的叫声,他的妻子和孩子恐惧极了,以为医生一语成谶,老人因为这个消息兴奋过度而心脏病发身亡!他们冲进病房,只见老人坐在床上,医生却倒卧在地上。当护士和其他医生冲进来试图抢救医生时,家人便悄悄告诉老人有关中奖一事。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老人对于赢得一亿元奖金似乎并不怎么兴奋,这个消息也没有对他造成任何伤害。事实上,几个星期之后,他的病情逐渐好转,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当然,他也很高兴可以享受从天而降的财富,但他并不贪着这些财富。相反的,这位医生却因为太执著于获得巨额财富,过度兴奋而让心脏承受不了,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瞋念】
    每个强烈的贪念都会引发相对强度的恐惧,因为唯恐得不到所求,或害怕失去所得。以佛教的语言来说,这样的恐惧就称之为“瞋念”,它是一种抗拒,拒绝接受相对真理的无常本质所导致的必然变化。
    恒常且独立存在的自我概念驱使我们拼命抵抗不可避免的改变,以确保“自我”可以处于安全牢靠的状态。一旦我们达到自觉完满的某种状况时,又希望一切都维持不变。我们愈是贪着那些让我们感到完满的事物,就愈害怕失去,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了,痛苦就来得愈加猛烈。
    瞋念有如一种自我应验。由于“自身不够圆满,必须依赖外境才能获得快乐”的观念,使得我们为求取快乐而做的所有努力注定要失败,而让“自身不够圆满”的看法成真。想一想自己在喜爱的人面前的行径就知道了。你是不是尽其所能地让那个人认为你很优雅、高贵且自信?或者有时候你突然就像个呆子似的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如果这个人跟别人有说有笑,你是否感到受伤且嫉妒,而且还不经意或明显地流露出你的痛苦与嫉妒?你对这个人的贪着是否强烈到让他(她)感受到你那不顾一切的疯狂,因而开始避着你?
    瞋念会强化你那自认受限、脆弱,以及不完满的神经元模式,因为,任何可能对这个心理建构而成的“自我”独立性造成的破坏,都会被视为一种威胁,会让你不自觉地耗费大量心力,密切监视着周遭潜在的危机。肾上腺素在你体内汹涌呼啸,让你心跳加速、肌肉紧绷,肺叶像鼓风机一样疯狂起伏,这些感受都是压力过大的症状。许多科学家告诉我,这可能会导致各式各样的问题,包括忧郁、失眠、消化不良、起疹子、甲状腺与肾脏机能失常、高血压,甚至高胆固醇等。
    纯粹就情绪性层面而言,瞋念通常会以愤怒,甚至仇恨的状态显露出来。你没有认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是基于心理建构的意象,反而“理所当然地”责怪他人、外在事物或情境造成了你的痛苦。当有人表现得像是要妨碍你得到你想要的事物时,你就开始认为他们很不可信赖或不安好心眼,然后?就会想尽办法避开他们,或对他们进行反击。在愤怒的操控下,你把所有的人、事、物都视为敌人,结果导致你的内在和外在世界愈来愈狭小;你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也强化了产生恐惧和脆弱感的特定神经元模式。

【烦恼或契机】
   “好好思考这可贵人身的种种利益。”——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我们很容易就会把烦恼视为性格上的缺陷,然而,这却是对自己的一种贬抑。我们感受情绪的能力、区别痛苦和快乐的能力,以及体验“直觉”的能力,一直在求生功能上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它让我们可以立即适应周遭世界的微细变化,并有意识地整理归纳这些适应经验,以便能够随意唤出运用或传递给下一代。
    如此非同寻常的敏感性也强化了佛陀最基本的教导之一,那就是让我们再次去思考人身有多么珍贵。它给了我们高度的自由与种种机会,这样的人身是多么难得,却又多么容易失去啊。
    不论你相信人类的生命是宇宙的意外,还是业力的作用,或者是某种神圣造物主的杰作,你只要停下来想一想,与同住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相比,人类在比例上仅仅占了极少数,你就不难明白生为人类的几率真的是微乎其微。再加上现代科学向我们揭示了人脑不可思议的精密与敏感度,更提醒我们生而为人是多么幸运,具备了能够感受觉知周遭事物的特有能力。
    从佛教徒的观点来看,人类情绪习性的惯性本质代表了一种有趣的挑战心理,不需要显微镜就可观察到这种心理习性。对大部分人而言,只要回想上一段感情就够了,一开始他们总是会想:“这次铁定跟上次不同。”然而,几星期、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他们就会恨不得去撞墙,想道:“哎呀,真是糟糕!这跟我上一段感情有什么两样?!”
    或者,你也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职场生涯。刚开始一个新工作的时候,你想道:“这次我一定不要再一直加班,最后还被批评不够努力。”然而三四个月过后,你发现自己又开始取消邀约,或临时打电话给朋友说:“今天晚上我没办法跟你去吃晚饭了,还一大堆工作,我得加班。”
    先不管动机好坏,你会发现自己不断重复相同的模式,却期待结果有所不同。这些年来,与我共事的大部分人都告诉我,他们总是期盼着一个星期赶快过去,好享受轻松的周末时光。但是当周末结束,回到办公室时,又开始寄望一星期赶快过去,梦想着下个周末的到来。也有人告诉我,他们费尽时间、精力完成一个工作,却从来没有停下来享受过任何成就感,因为紧接着又得开始着手进行工作单上的下一项任务了。甚至连休假的时候,心里都还想着上星期、上个月,甚至是去年发生的事,心中不断上演着这些往事,不断想着当初如果这样做或那样做的话,结果是否会更圆满。
    庆幸的是,我们愈熟悉如何检验自心,就愈了解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愈容易认出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贪着、瞋恨、压力、焦虑、恐惧或渴望,都只是自心的造作罢了。
    对那些投入大量心力,踏实地探索自心宝藏的人而言,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出某种名望,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他们随时随地的行为都会激起旁人的敬重、钦佩和信赖;他们在这世间的成就,无关乎个人野心或企图赢得他人的关注,也非来自拥有名车、豪宅或响亮的头衔,而是来自一种宽广、放松的安适,这也使得他们能够超越当时的个人状态,更深入看清人间百态,同时维持着一种基本的喜乐。
    事实上,我们时常听到某些豪门巨富、达官显贵或具有影响力的人坦承,世俗成就并没有带给他们预期的快乐。虽然手中握有财富或权力,但是他们却在痛苦的大海中泅泳浮沉,有时候甚至痛苦到以为自杀是唯一的出路。这么强烈的痛苦就是源于相信外在的条件能够带来永恒的快乐。
    如果你真的想要找到恒常的平静与满足,那么你就得学会安住自心,唯有安住自心才能让内在的本质显露而出。想要让充满泥巴和杂质的水变清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水沉淀下来。同样的道理,假如能够安住自心,那么愚痴、贪着、瞋念等烦恼,就会逐渐平息下来。这时,自心的真正本质——慈悲、清明、无边际的开阔境界——就会展现出来!【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第八章:我们为何不快乐 - 宏冕 - 宏冕——我觉故我在
  评论这张
 
阅读(195)|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